步道簡介
瀑布分上下二層,自60公尺高的山壁飛瀉而下,注入碧綠深潭,白練瀑布垂掛在翠綠的山谷之中,瀑形有似一尊莊嚴的觀音立像,高貴典雅,觀音禪寺二樓是賞瀑的最佳位置。 順著階梯而下,可至牛稠溪谷,聽著潺潺水聲,清涼入心,溪谷大小岩石錯落,景致優美,寧靜的氣氛讓人流連忘返。 可順遊文峰遊客中心、出水坑步道、金獅村步道。

人文生態
.觀音瀑布: 昔日為「觀音飛瀑風景區」,曾是嘉義五大風景區之一,面積約10頃,從文峰村溪心寮入口,每個景點皆以3公里的步道串連,瀑布共有7層分佈座落於其中,泉水湧下有如觀音菩薩手持淨水瓶般,故得「觀音瀑布」其名。自921大地震後,步道全部損毀,風景區也成了危險區域,禁止進入。近年金獅村芋蓁坑蓋了一座觀音禪寺及修築道路,下行0.8公里即抵達觀音亭,始能再度欣賞到最鄰近的2層觀音瀑布。
.文峰遊客中心: 於2014年5月落成啟用,整合大阿里山西北廊道遊憩系統,包含竹崎鄉文峰村、仁壽村、金獅村及梅山鄉太平村、太興村、龍眼村、碧湖村、瑞里村、瑞峰村、太和村及阿里山鄉豐山村、來吉村等地的生態文化,提供給旅客更多的資訊,一樓為遊客大廳及展示室,二樓有戶外觀景平台,可遠眺山景,享受大自然風光。
.出水坑步道: 位於竹崎鄉金獅村出水坑聚落,為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建設的步道,步道入口在166縣道64.5K處,海拔980公尺,陡升300公尺,漫步在竹林之中,終點為茶園,視野開闊,山巒層疊,雲霧繚繞,可遠眺瑞里山城,步道好走,單程約1.4公里,步程50分鐘。
.金獅村步道(金獅古道): 位於竹崎鄉金獅村,昔是是山中居民運輸竹筍的要道,步道入口在166縣道61.5K處,由廣福宮起登,是好走的人工枕木階梯,山頂有金獅山(芋蓁坑),海拔927公尺,有一圖根點基石,單程約0.6公里,爬升220公尺,步程約30分鐘。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轄區範圍包含嘉義縣梅山鄉、竹崎鄉、番路鄉及阿里山鄉等4個鄉的知名風景區,統稱為「大阿里山地區」。阿里山全區海拔位於300至2600公尺之間,年平均溫度攝氏10度左右,是一座森林的故鄉,擁有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景觀具特色又豐富。
動物
黑背細蟖、短翅細蟖、褐脈露蟖、細剪蟖、黃斑黑蟋蟀、平背棘稜蝗、短腹幽蟌、大鳳蝶、烏鴉鳳蝶、端紅粉蝶、黃三線蝶、台灣波紋蛇目蝶、紅邊黃小灰蝶、沖繩小灰蝶、白環鸚嘴鵯、紅嘴黑鵯、五色鳥、樹鵲、竹雞、鉛色水鶇、台灣紫嘯鶇、白頜樹蛙、莫氏樹蛙等。
植物
金針花、龍眼樹、相思樹、澀葉榕、大葉楠、梧桐、山棕、大葉雀榕及沙朴等。
地形樣貌

地質年代為中新世至上新世,由泥質砂岩、砂岩及頁岩互層的桂竹林層大窩砂岩段。
特色
921地震後重現的觀音瀑布,寧靜優雅,環境優美,輕鬆可達,是散心休閒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