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簡介
位於阿里山公路47.4K處的公興森態園區內,設罝有龍美步道,這條蜿蜒在林間的步道,以天然花崗岩石板步道及木棧道為主軸,為馬蹄形環狀步道, 營造自然原石色彩及自然風味,整個步道總計長874公尺,走上步道,置於杉木林的森林浴,和著自然芬多精,有著涼爽舒服感覺,陽光從高高的杉木中投射降落,那一片錯落的光與影就像在神聖靄靄光幕下,靜靜謳歌這片自然原始,四周環繞著清脆鳥鳴,彷彿連空氣中都停留瀰漫著山嵐的味道。步道中坐擁2處休憩廣場及1座觀景涼亭,為以觀賞林相為主的步道。 園區現已招租由民間公司維管經營,設有場館、涼亭及工坊,有農特產品及咖啡、愛玉、山粉圓、冰淇淋、冷飲等販售,另有提供如彩繪斗笠、彩繪燈籠、拓染等DIY體驗,以及兒童射箭等體驗,已然成為新興的休憩及尋幽訪勝的景點,不論是上阿里山前小憩一下,或者提供嘉義地區在地民眾半日遊,都是絕佳選擇, 值得全家一遊。

人文生態
.番路鄉: 昔稱番仔路,為現今的縣道159,昔日族人背著獵物步行下山、與漢人交易的古道,是諸羅城通往阿里山鄒族部落的必經通道。
.山羊古道: 全程大多沿著山壁修築,沿途皆有林蔭遮蔽,夏日十分涼爽。中低海拔的樹林維持著原始的樣貌,不知名卻小巧而精緻的花朵不時在路旁現身,有時甚至霸佔整片的山坡,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來到觀景台或開闊處,不妨最坐下來稍事休息,看看遠山及雲海、與身旁的朋友泡茶聊天,愉快至極。走在這條當地居民用心經營的羊腸小徑上,雙手輕觸身旁的美麗巨岩,感覺自己變身成為山羊,步伐不知不覺也跟著輕快了起來。
動物
藍腹鷴、大冠鷲、青斑蝶、玉帶鳳蝶、東洋散紋夜蛾、刺蛾、粉蝶燈蛾、蜻蜓、荔枝椿象、九香蟲、小繭蜂、擬扣頭蟲、盲蛛、東亞斑紅椿、臺灣佛蝗、豆芫青、斯文豪氏攀蜥、瘤喉蝗、瓢蟲、林蝗若蟲、黑翅細蟴、螽斯、日本樹蛙等。
植物
日本柳杉、油桐樹、李樹、紫花藿香薊、芒草、姑婆芋、山蘇、蕨類、野薑花、閉鞘薑、海棠、冇骨消、普剌特草、倒地蜈蚣、刺茄、飛機草、野鴨椿、含羞草等。
地形樣貌

地質年代為中新世至上新世,由厚層塊狀砂岩和泥質砂岩組成的糖恩山砂岩地層。
特色
天然花崗岩石板步道及木棧道修築的步道,蜿蜒於杉木林、李樹與油桐花之中,幽靜有質感的步道,適合全家同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