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簡介
奮起湖位於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海拔1405公尺的一座山城,奮起湖步道位於火車站的北方,步道環繞著奮起湖外圍,棧道蜿蜒於杉林、竹林之中,林相優美靜謐,鳥兒樹梢歌唱,享受天然芬多精的洗禮,令人心曠神怡。 奮起湖神社,位於奮起湖北方森林之中,是日治時期建造,主奉天照大神,為日木皇室的祖神,是日本民族精神的基礎,現今神社不復見,僅存基台、石階、石牆等遺跡。 沿途還有奮起湖巨木、翠竹坡、悶柴窯、鹿鼎老樹、天外福石等景點,並有設有多座涼亭、觀景台、木棧拱橋,行至高處可俯瞰奮起湖聚落,步道平緩好走,是一條老少兼宜,自然兼具人文歷史的步道。 奮起湖步道另有銜接木馬棧道、糕仔崁古道、奮瑞古道、杉林棧道等,亦可一併賞遊。

人文生態
.奮起湖巨木: 是棵「樟葉槭」,擁有樟樹般的葉子,與槭樹的翅果,雖為楓樹家族,但葉子在秋冬時不會變紅,是許多植物喜歡攀附寄居的宿主。
.鹿鼎老樹: 為闊葉神木,名稱薯豆,根部盤纏在大石上,樹形如長頸鹿,樹齡已有兩百多年,因闊葉木與檜木樹種不同,能存活超過百年並不多見,故冠予「鹿鼎神木」之名。
.奮起湖: 奮起湖舊名畚箕湖,海拔高度約1,400公尺,其名稱由來是因此地三面環山,向西南方的低陷谷地如同畚箕一樣,由於常年雲霧繚繞,從光崙山方向看來,像是一面湖而得名。西元1912年阿里山鐵路開通後,成為鐵路的中繼站。
.糕仔崁古道: 是昔日奮起湖至太和瑞里挑運農作物的古道,因有一農民好賭,將販賣竹筍所得輸光,而偷吃店家的糕仔餅被抓,店家要求他修築步道,來做為不送官府的交換條件,故稱此步道為「偷吃糕仔崁」,後覺得不雅,又改名為「糕仔崁古道」,最後以起迄點為名,稱為「奮太古道」。古道最大的特色是以2000個砂岩打造的矩形石階,可與鄰近奮瑞古道相接,亦可通往摩天嶺、光崙山,沿途有柳杉、孟宗竹及石篙竹林,蒼鬱景色,美麗如畫。登山口位於奮起湖公車終點站對面,經土地公廟、巨木林道、日本神社,再返回奮起湖約90分鐘。
動物
白尾鴝、灰喉山椒鳥、白耳畫眉、青背山雀、冠羽畫眉、藍腹鷴、藪鳥、大冠鷲、黃腹琉璃、紅頭山雀、小卷尾、螢火蟲等。
植物
樟葉槭、轎篙竹、檜木、山櫻、葉槭巨木、柳杉、蕨類、孟宗竹、四方竹、山蘇、崖薑蕨、燈籠花、角桐草、冷清草、野牡丹葉冷水麻、咬人貓、大花蔓陀羅、牛奶榕、川島氏月桃花、姑婆芋、秋海棠、青牛膽、台灣桫欏、巴西水竹葉、阿里山薊等。
地形樣貌

地質年代為中新世,由砂岩及頁岩互層的南莊層。
特色
棧道蜿蜒於杉林、竹林之中,林相優美靜謐,沿途有奮起湖巨木、翠竹坡、日本神社遺跡、悶柴窯、鹿鼎老樹、天外福石等景點,是一條自然兼具人文歷史的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