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起湖杉林木棧道
開放中

奮起湖杉林木棧道

最新通知
營業時間
星期三 開放時間05:00-17:00
所在縣市
竹崎鄉
難易度
步道型態
環狀
里程
2.6 km
所需時間
50 min
適合季節
全年
山脈
阿里山山脈
轄管機關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步道類型
郊山步道
申請入山證
海拔高度
1,306 - 1,428m
申請入園

步道簡介

奮起湖杉林木棧道,位於奮起湖的南端,步道口位於大型停車場旁,經百年土地公廟,高聳筆直的柳杉與台灣杉林夾道歡迎,青翠的竹林隨風搖曳,木棧階梯蜿蜒迂迴於樹林之間,沿途欣賞自然的生態景觀,聆聽蟲鳴鳥叫,享受天然的森林芬多精,自然純淨的環境,更成為稀有「雪螢」在此棲息,潺潺流水、清風陣陣,漫步其間洗滌塵囂,令人神清氣爽,步道平緩好走,途中設有公廁、拱橋、涼亭等,適合全家人郊遊散步。 出口接至奮起湖老老街「下腳店仔」,古樸老房林立的巷弄,是許多電影拍攝的場景,有如穿梭於時空廊道之中,可順道參觀奮起湖文史陳列室,瞭解奮起湖的前世與今生,欣賞百年肖楠木林,再一路逛至奮起湖老街、火車站,銜接北端的奮起湖步道。

人文生態

.奮起湖: 奮起湖舊名畚箕湖,海拔高度約1,400公尺,其名稱由來是因此地三面環山,向西南方的低陷谷地如同畚箕一樣,由於常年雲霧繚繞,從光崙山方向看來,像是一面湖而得名。西元1912年阿里山鐵路開通後,成為鐵路的中繼站。 .下腳店仔: 滿清末年瑞里人翻山越嶺散居奮起湖墾荒,日治初期,下腳店仔成為販夫走卒南來北往的「休睏寮丫」,是奮起湖最早發展的聚落,萬應公祠、日治時代的派出所(現為奮起湖文史陳列館)等在此,後因因阿里山森林鐵道、及牛車路的開通,聚落移至「頂頭店仔」(現今的奮起湖老街),故將此稱為「奮起湖第一街」或「奮起湖老老街」,目前保留許多古樸的房舍,充滿古早味氣息,是許多電影取景的地方。 .奮起湖文史陳列室: 為日警官舍改建,木造的日式建築別有風味,館內收藏奮起湖的前世與今生的歷史文物,有日治時期民生物品、仿古火車頭、鐵道相關設備等,並展出台灣知名畫家梁丹丰及薛清茂等名師對奮起湖風光的創作作品,描繪奮起湖山城的獨特風貌。 .奮起湖福德宮: 位於鐵道旁的百年土地公廟,有個有趣的故事,早年這座土地公廟,垂直面向鐵道即南方,膜拜時需站在鐵軌上,不但要專心虔誠,又要注意火車駛來,成為奇特的現象,但居民都不以此為意,後因盛行大家樂,居民與外地遊客都會來祈求發財,據說外地遊客發財中獎者多,反而當地的居民沒人中獎,後來才知,因為廟口向著外莊,於是寺廟擴建時,把廟口改朝向奮起湖聚落內。

動物

雪螢、冠羽畫眉、藪鳥、金翼白眉、灰喉山椒鳥、白耳畫眉、青背山雀、冠羽畫眉、藍腹鷴、大冠鷲、黃腹琉璃、紅頭山雀、小卷尾等。

植物

柳杉、台灣杉、竹林、肖楠木、台灣桫欏、姑婆芋等。

地形樣貌

地質年代為中新世,由砂岩及頁岩互層的南莊層。

特色

高聳筆直的柳杉與台灣杉林夾道,青翠的竹林隨風搖曳,木棧階梯蜿蜒迂迴於樹林之間,是稀有「雪螢」的棲息地,適合全家人郊遊散步。